酬宾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滴滴闪电退市 将转板香港

2022-01-24| 发布者: 酬宾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原标题:滴滴闪电退市将转板香港)有投资人表示“心好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北京报道不是巨额罚...

(原标题:滴滴闪电退市将转板香港)

有投资人表示“心好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北京报道

不是巨额罚款,不是关停某些业务,不是国资入股,而是私有化退市。滴滴终于还是走到了投资者最不想看到的一步。

12月3日消息,滴滴出行(DIDI.N)在官方微博上宣布:“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今年7月,滴滴遭网络安全审查停止新用户注册,此后各大平台陆续下架滴滴APP、小程序等应用。7月16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此后有传闻称,滴滴或将面临包括巨额罚款、暂停某些业务甚至退市等一系列严厉处罚。不过彼时,面对退市传闻,滴滴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辟谣称,有关滴滴私有化的传闻为不实消息,目前公司正积极全面配合网络安全审查。

如今,滴滴相关审查结果还未出炉,其退市的命运则一语成谶。

第一份财报都没发布就将退市

从6月30日滴滴上市,到12月3日宣布退市,时间只有157天。

12月3日,滴滴官网发布面向投资者的公告称:滴滴董事会已授权并支持公司进行必要的程序并提交申请,将公司ADS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同时确保ADS持有人可在另一个国际公认的证券交易所自由转换本公司的可自由流通股票。

“公司将在今后适当的时候,按照必要的程序组织股东大会对上述事项进行表决,”滴滴公告称,“香港联交所还授权公司将其A类普通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这也意味着,抢滩冲刺上市的滴滴,真的就只是在美股“走马观花”了一番,甚至连第一份财报都还没来得及发布,就宣告了退市的命运。

不过,滴滴私有化退市的消息并不是第一次传出。早在7月,便有滴滴私有化的传闻。有媒体报道称,自上市遭遇网络安全审查监管后,滴滴持续与监管机构及关键投资者等进行沟通,其中包括对公开交易股票提出收购要约在内的私有化交易,这也是其初步考虑的选择。

有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在7月中旬便已开始考虑私有化计划。同时,滴滴还在考虑引入政府支持的投资者,以试图解决相关网络安全审查问题。不过彼时,滴滴对该消息予以辟谣。

近日,相关传闻再度兴起。11月26日,有报道称,中国监管机构要求滴滴管理层拟定由美国退市的计划。出于对数据外泄的担忧,国家网信办责令滴滴制定从纽交所退市的计划,以等待国家批准。

如今,滴滴私有化退市一语成谶。目前的问题是,滴滴会以怎样的价格来进行私有化。

通常而言,在公司私有化情况下,控股股东会发布公告在一段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回购市场上所有的流通股,从而使上市公司从交易所摘牌,变为私人公司。有券商分析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私有化收购通常是溢价收购,收购价会比股票市价至少高出10%。

美股私有化以要约收购最为常见。对于持股人而言,如果所持股公司即将被要约并购,持股人接受要约意味着同意以要约收购价出售当前持仓。需要注意的是,要约内的折算股价未必是退市当天的股价,而是消息发布后至退市前的一段时间周期内的稳定价。

如果持股人接受的是现金收购要约,则会在收购完成后收到现金,并不再是收购公司或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如果接受的是换股收购要约,则将在收购完成后收到收购方公司的股份或新发行股份。

以最近一个月的时间来看,滴滴股价稳定在8美元左右。这也意味着,如果在之后收购周期内滴滴股价稳定在该水平,即便溢价收购,其收购价也远低于滴滴最初上市14美元的发行价。

不过,此前7月滴滴传出私有化消息后,其股价曾短时间内暴涨40%,冲高至12.42美元。此后随着滴滴辟谣,其股价回落。这也意味着,如今私有化退市消息正式官宣,滴滴股价或将还有冲高的可能。

上市即巅峰

截至美东12月2日收盘,滴滴股价停留在7.8美元。相较于18.01美元的股价峰值,滴滴如今股价已跌去56.69%,市值仅376.21亿美元。

滴滴的股价巅峰就是刚刚上市的时候。6月30日,滴滴美股上市开盘价为18美元,较14美元/ADS的发行价上涨28.5%,市值一度超800亿美元。此后滴滴股价一路走低,当日收盘报14.14美元,上涨1%,市值近678亿美元。隔日,滴滴大涨15.98%,收于16.4美元。

彼时,低调上市的滴滴风光无限,发行价14美元,募资共计约44亿美元,成为2014年继阿里巴巴之后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最高额的IPO。

不过,这也是滴滴股价最后的辉煌。

7月2日消息,据国家网信网,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这相距滴滴上市仅不到48小时,此后滴滴便开启“跌跌不休”模式。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滴滴首日换手率高达100%,这也意味着其多数打新机构投资者或已快速脱手。换言之,当前滴滴的散户投资者们大部分都是“接盘侠”。

遭遇网络安全审查的滴滴,此后一路颓势。7月初,包括美国律所LabatonSucharow、律所Rosen和律所Schall先后宣布展开调查,征集因滴滴股价大跌而蒙受投资损失的投资人。

其中,律所Rosen(罗森律所)表示,在上市前“滴滴有可能向广大投资者发布了重大误导性商业信息”(mayhaveissuedmateriallymisleadingbusinessinformationtotheinvestingpublic),违反了美国证券法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

据老虎证券,截至12月1日,滴滴平均成本为8.9美元,获利占比仅6.62%。对于大部分现有滴滴投资人而言,均处于亏损状态。

有滴滴投资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自己自滴滴上市后便购入股票,持仓成本价超过16美元,如今持仓亏损已超过50%。对于滴滴退市拟赴港上市的消息,该投资人表示“心好累,以后都不会再碰滴滴了。”

(作者:杨清清编辑:张伟贤)

拓展阅读:

重磅!上市仅5个多月,滴滴即官宣从美国退市!股价腰斩、市值蒸发3139亿,发生了什么?赴港上市同时启动

#滴滴启动在纽交所退市工作#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文称:“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滴滴出行上市至今,仅5个月时间。2021年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

视频号

截至12月3日宣布退市前,滴滴美股盘后股价为7.8美元,总市值为376.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98.04亿元。

自今年6月30日上市以来,按照14美元/股的发行价来算,滴滴出行股价整体跌幅达44.29%,市值蒸发约300亿美元。而按照滴滴最高价18.01美元/股来算,滴滴股价下跌56.69%,总市值蒸发492亿美元,约3139亿人民币。从上市到宣布退市,滴滴一共在美股交易了109个交易日,股价和总市值双双腰斩。

回顾滴滴上市历程,自6月30日低调上市以来,仅过2天国家网信办就发布通报称其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对其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并通知各大应用商店下架其APP,随后,国家7部委正式入驻开展网络安全审查至今。

滴滴启动美股退市

滴滴于今年6月30日低调登陆纽交所,作为网约车出行平台,滴滴自递交招股书以来便大获资本青睐,作为被资本追逐的对象,滴滴背后有着软银、高瓴、红杉、鼎晖等众多知名PE的加持。原计划40亿美元的筹资目标在上市交易前已获得10倍超额认购,提前结束认购。

然而,上市仅隔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对其展开网络安全审查,并在审查期间停止新用户注册。7月4日,网信办宣布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并要求滴滴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整改。随后,网信办发布通报,要求滴滴旗下25款APP下架。

按照工作安排,7月16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被实施严格的监管之后,滴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受到重创,从上市第4日开始跌破发行价,并在5个月内振荡下跌。截至目前滴滴最新股价为7.8美元/股,相较最高价和最高时市值,双双都已腰斩。

近期,美国“罗森/Rosen”“LabatonSucharown”“Schall”等多家律师事务所宣布:他们将代表滴滴的股东,对滴滴发起“集体诉讼”。这些美国律所认为,滴滴在上市时涉嫌发布了具有严重误导性的商业信息,侵犯了投资人的权益。他们将代表股东们进行调查索赔,以挽回损失。

7月末,外媒传出消息称“滴滴正考虑私有化并与相关部门讨论如何解决其上市之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随后股价一度飙涨49%。不过,当晚滴滴紧急回应称,“有关滴滴私有化的传闻为不实信息,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全面配合网络安全审查。”截至今日,滴滴宣布将从美股退市。

招股书显示,去年全年,滴滴三大业务——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合计已达1417亿元,日均入账3.9亿元。在盈利表现上,中国出行业务2019年实现调整的息税前利润38.4亿元人民币,2020年39.6亿元人民币,2021年一季度36.2亿元人民币。此外,2020年中国网约车业务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3.1%。

网约车市场仍“一超多强”

公开资料显示,在滴滴下架之后,出行类企业已经出现了多笔重磅投资,这包括如祺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

其中如祺出行获得规模约为10亿元的融资,T3出行完成7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该轮融资是2018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轮融资。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在8月底获得了38亿元融资。从融资规模上看,这笔融资在最近两年的网约车领域同样可以称得上较大的单笔融资。

11月11日,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发布10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数据显示,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10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69175.8万单,环比上升6.6%。从整体看,10月网约车市场并未全面回暖。

同时,10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18家,与9月相比,新增蓝道出行、妥妥E行2家网约车平台订单量超过30万单。而在滴滴下架前的今年6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13家。

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平台中,部分平台10月订单出现了环比增长,平台之间增长率差距较大:妥妥E行10月订单环比增长419.3%,蓝道出行环比增长150.3%。此外如祺出行、帮邦行、首汽约车、滴滴出行、花小猪曹操出行、阳光出行和及时用车均有小幅增长。

其余几家平台在10月订单环比出现下滑:享道出行、伴个桔子、招招出行、美团打车、神州专车、万顺叫车、T3出行、携华出行订单环比分别下滑29.8%、21.9%、7.9%、5.8%、5.5%、5.2%、3.9%和2.1%。

责编:汪云鹏


抖音充值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酬宾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酬宾网 X1.0

© 2015-2020 酬宾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