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免费的word转pdf https://www.pptzenmezuo.com/chakanhebianji/175.html 这几天,国产综艺《梦想改造家》火了。 只可惜,不是好事。 它被网友骂上热搜。 知乎热榜上,关于“如何看待《梦想改造家》陶磊给农村老汉改造房屋事件”的回复里,无一不是吐槽。 房屋设计师陶磊的微博,也已经被攻陷。 下面近乎是清一色呐喊。 “赔钱!” 豆瓣点赞最高的评论,也是DISS设计师陶磊。 “一百多万给人家盖个红砖房,你良心不痛吗?” 这是网友的吐槽。 我们再来看“梦想改造家”的宣传。 节目简介写着,聚焦有住房难题的家庭,并委托设计师在有限时间,使用有限资金,为其房屋进行“爱心改造”。 节目组还表示,通过房屋改造,把人文情怀贯穿其中,彰显人性的善良。 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家庭,完成房屋改造。 按常理来说,如此有温度的综艺,怎么就会被骂呢? 这一切,还需要从一个农村老汉的梦想说起。 杜兴昌(以下统称“老杜”)是甘肃白银人,年过六旬。 家住西北农村,地地道道的农民。 老杜一生颇为不易。 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 全靠双手在田地里耕种,供着5个子女读书。 如今,子女都已经大学毕业,进入城市打拼。 老杜总算完成了使命。 但年过花甲的他,有个未了的心愿。 那就是重建一栋新楼。 老杜说: “这房子是我父亲修的,40年历史了。 我想重新翻建。 等孩子们退休回来了,看见房子还不错,就会愿意回来。” 《梦想改造家》节目组联系上了这位老汉。 并由建筑设计师陶磊,负责房屋设计。 老杜的旧屋是“三合院”风格。 两侧是卧室,一侧是客厅、厨房,中间留个院子。 现在推倒重建,但大致布局不变。 在设计之初,老杜就明确表明: 想盖个二层,我们农村都这样盖。 陶磊很快否定了这种想法。 “西北农村地广人稀,没必要盖二楼。” 但是,老杜对“二楼”情有独钟,意愿强烈。 陶磊就跟老汉墨迹了半天。 最后没办法,就各让一步,仅在主屋上方建一个局部二楼。 陶磊略有不悦地说:老爷子年龄很大,不像年轻人愿意从头学习。10年之后,他可能会感受到这个道理。 言外之意,老汉太固执,不懂建筑审美。 如果陶磊的设计超乎意料的好,陶磊这番话,尚且都能理解。 可是,新屋建成+装修后的效果,让人大跌眼镜。 新盖的楼房,全由红砖砌成。 而且墙面连个水泥都不刷! 网友说,在我们农村,远看就是个公厕。 外看一片通红。 内看,也还是一片通红。 红砖头就这么赤裸裸露在外面,粗糙得让人怀疑,房屋主人是不是穷得刷不起漆? 连卧室也是一样。 这密密麻麻的一片红,看得我高血压都快上来了。 各位看看这洗手间。 下面水泥,上面红砖头。 然后,没了。 还不如我500块的城中村租房来得有档次。 餐厅也是简陋至极。 一面是木板。 一面是刺眼的红砖墙。 天花板没有任何装饰,灰扑扑,粗糙潦草得很。 这是设计好的房子? 半成品都说不上,就是个稍微打扫了一下的毛坯房。 正常人就没这样建房子的。 “红砖房”往往意味着贫穷和落后,完全不符合正常人的审美。 那么,建成这样,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房屋主人的意思? 不。 在正式动工之前,老杜有表达自己的意愿:想建个二层高的小洋房。 他还跑到邻居家参观了一番。 精致,豪气,欧式建筑风格。 这也是朴实的农村人,真正向往的建筑。 可设计师陶磊没理会这些。 施工过程中,他一直强调自己的理念: 我要用最真实最简单的材料,来建筑一个房屋。 陶磊一意孤行。 “红砖毛坯房”就这么诞生了。 这栋房的问题,不止在于丑,还在于缺乏人性化设计。 早之前,老杜说过,西北地区,房屋最重要的就是避寒。 可陶磊居然大面积采用镂空设计。 围墙镂空。 客厅镂空。 二楼客厅也镂空。 我就想问陶磊,这怎么避寒? 当西北狂风刮起,房屋怎么挡风? 再者,这么多镂空设计,你考虑积灰问题吗? 难道两位农村老人,还要请个家政清理? 这房屋设计还有很多BUG。 洗手间全由水泥砌成。 而水泥边角居然没有进行打磨,全是光秃秃的“直角”。 我就想问,要是老人洗澡的时候,摔了一跤磕上去怎么办? 连安全隐患都不解决,这也太不负责了吧? 新家建成后,陶磊一脸得意的介绍:你看,之前没有过道,现在我给你们留一个。 可等老杜走一看,我蒙了。 过道黑暗且狭窄。 两个人并排难以通行。 陶磊解释:虽然这里很黑暗,但走到尽头,就很明亮。有明有暗,才有意思。 我着实被陶磊的“自我陶醉”所震惊。 这什么破设计啊。 这么黑,老人绊倒了怎么办? 这么狭窄,老人以后坐轮椅怎么办? 难道还要请人背过去? 另外,楼梯过道也非常狭窄。 和正常家庭建筑的格局,相差甚远。 老杜有交代过,家里几棵枣子树,每年能长几百斤枣子。 所以希望留一块空地,能用来晒枣子。 这一点,陶磊确实记住了。 但他的设计,再次震惊所有人。 这片“空地”设计在二楼。 水泥地两侧是斜坡。 而斜坡中间,留有一个超大窟窿。 对此,我只想问陶磊一句:这怎么晒枣子?你来试试?不怕摔死吗? 老人执意做个二楼,就是想站在高处看看风景。 陶磊也满足了老人这个愿望。 但是,二楼没装护栏。 一处都没有。 水泥地四周都是光秃秃的。 没保护,全斜坡,雨水倒灌,风大沙大。 这种高危设计,不知置老人安全于何在? 有人为陶磊辩解说,人家是艺术家,审美肯定和常人有所区别,也能理解。 不是的。 如果他一以贯之,我们可以说,这是他的风格。 但不是。 他自己家,就不是这种“土里土气”设计风格。 陶磊在北京六环,盖了一栋别墅。 外墙全部刷成了银色。 贵气逼人。 别墅内也是现代化的设计。 有瓷砖,有精美的玻璃护栏。 你看看。 不管是从豪华感、艺术感还是从使用体验上看,都甩那套“红砖房”几条街。 由此可见,艺术家也生活在地球上。 陶磊并没有完全脱离正常人的审美。 什么是土,什么是高雅,什么是实用,什么是舒适,我相信,他比常人更了解。 那他为何要这样做? 在《梦想改造家》节目中,陶磊有这样一番话。 不做一个迎合城里人的房子,也不做从前农村的房子......要做一个现代的乡村风情的房子。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艺术实验,而不是真的设身处地,为穷人解决建房的困难。 所以陶磊会大胆建“红砖毛胚房”。 他不计成本,从北京调施工队赶赴甘肃。 而目的,仅仅只是为了砌几面镂空墙。 华而不实。 毫无实用价值。 如果建房所有开销,均由节目组承担,那倒也无可指责。 可事实并非如此。 而这也是最令人愤怒的地方。 据节目透露,这套自建房装修共花费132万元。 土建88.8万。 硬装32.3万。 软转11.8万。 这个费用究竟有多夸张? 白银市市区平均房价不超过5K。 这个造价费用,在市区可以买下近300平方的超大户型。 节目内容没有透露费用由谁承担。 不过,在舆论持续发酵多日后,节目组出面回应。 132万费用,节目组和老人子女一人承担一半。这只是半成品,还没有完工。明年将继续建设。 显然,节目组这是想给舆论降温。 但网友们可不答应。 “还没弄好,家具就搬进去了?我是不信。” 我也支持网友的怀疑。 因为在节目尾声,有这样一段旁白: “由红砖和混凝土组成的新建筑矗立于土坡之上,显得硬朗而坚毅。建筑师精心设计并建造而成的外墙粗粝中又不乏细腻。” 这不就是说,这就是最终效果吗? 节目组没有给出真诚的回应。 而陶磊的回应,也是让人不爽。 没有道歉,没有愧疚,而是理直气壮说: “我们是全球视野而且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乡村建设。” 这给人感觉就是:你们觉得土,那是因为你们不懂。 是的,我们是不懂艺术。 但我们知道,比艺术更重要的,是尊重,和对老百姓设身处地着想。 如果陶磊是自掏腰包,他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我们绝不多说一句。 可他用的是一个农村老汉的血汗钱。 换句话说,老杜是甲方,陶磊是乙方。 陶磊是拿钱办事,应该一切向老杜的需求靠齐。 可陶磊为什么按自己性子来呢? 说白了,还是欺负老实人。 《梦想改造家》这种知名综艺,对于老杜这种农民来讲,就是另一个遥不可及的世界。 在这过程中,老杜就像是得到了皇帝宠幸的宫女,显得兴奋又卑微。 比如,收工后参观房子。 老杜每推开一间卧室的房门,还没认真看,就猛烈鼓掌。 “好好好,真好。” 全程都在恭维,对新家一点质疑和提问都没有。 对于老杜的反应,这当然能理解。 但陶磊,作为节目组的代表,却没有放下身份,依然摆着一副高傲的姿态。 比如和老杜有不同意见,他就会说: 我尽可能去引导他。 来自精英的傲慢,是陶磊最招人恨的地方。 因为傲慢,所以看不见一个农村老汉的真实需求。 因为傲慢,所以才把别人的梦想当自己的画布,随意涂画。 前两天,老杜也回应了。 这一次,他没有像录制节目时那样,击掌叫好。 被问及是否满意,他只是“嘿嘿”长笑一声,没有正面回答。 紧接着解释: 房子还没有完工,我不好说。明年会继续建设。要等我住进去,我才能评价。 听到这些,不知陶磊是否会感到一丝羞愧? 老杜一直在换位思考。 在节目里面,他给足了陶磊面子。 在舆论漩涡中,他也在尽全力,帮节目组挽尊。 善良如老杜,从始至终。 论社会地位,艺术成就,老杜无法和陶磊较量。 但在做人这一块,陶磊,你得跟老杜好好学学。 作者:卓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