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向锡安北国向锡安2021-12-03 12月2日零点刚过, 挑灯夜读的哈尔滨高三学生小文的手机亮了, 班级群中发布的紧急通知, 因疫情原因,学校关闭, 所有线下授课再次改为线上。 这几天,中小学家长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有冰城人调侃,“新冠在哈尔滨办了年卡”。 有直抒胸臆者 有吟诗作赋者 有感叹时光飞逝者 “冰城”哈尔滨,像被定时了。 解封刚刚15天,又被按下“暂停”。 也有人把哈尔滨比作第二个“瑞丽”,不无道理。 01 截至小编发稿时,哈尔滨已确诊3例, 均为满洲里确诊病例在哈尔滨的密接者, 防控本就严峻,还有缺德者火上浇油。 确诊病例付某某因故意隐瞒旅居史、暴露史、接触史,造成疫情传播风险,公安机关已对其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而纵观其流调轨迹,全是人群密集场所, 多为封闭空间,接触时间较长! 看得小编后背发冷: 11月26日21时,满洲里市的张某乘坐飞机从满洲里到达哈尔滨。当晚,在哈尔滨市付某某的陪同下,来到一家名为“私人订制”的KTV唱歌,过程中共有5女3男陪同。凌晨,付某某入住附近的桔子水晶宾馆。27日一早,付某某返回私人订制KTV,接到张某一起吃早餐。随后,付某某来到一家口腔门诊看牙。11月27日晚,付某某与朋友开私家车前往满洲里送张某回家。11月28日,付某某从满洲里返回哈尔滨。 一来一往,一去一回, 谈笑间投毒千里,不费吹灰之力。 自哈尔滨“剧本杀”火了之后, “私人定制”,又出圈了。 尤其是5女+3男的“陪唱”组合, 中间穿插经理敬酒,外加留宿, 都让人浮想联翩。 对此,张某的解释让人气愤: “我不知道那(KTV)是干什么的,当晚喝多了,其他的记不住了,跟我都没有关系。” 此时,KTV大门紧闭, 只有一张整改通知书说明一切。 而涉及到的所有流调场所, 都在第一时间被集中封闭。 又是因为几条臭鱼,腥了一锅汤。 有人戏称,“一夜回到疫情前。” 疫情,就是不肯善罢甘休。 同一日,除哈尔滨外, 上海、满洲里、咸阳皆有新增, 新冠不仅没走,还“摇”来了大哥。 02 当地时间11月25日,南非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 检测到一个全新的新冠变种病毒,从毒害、传播等多方面“完爆”德尔塔,正对遏制新冠传播构成了“重大威胁”。 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新冠病毒突变株B.1.1.529升级为令人担忧的突变株(VariantofConcern,VOC),其系统命名定为奥密克戎(Omicron)。 VOC是目前病毒监测系统中最高级别, 也是最危险的突变株。 上一个被纳入VOC的是它的小弟, 臭名昭著的德尔塔(Delta)突变株。 奥密克戎最早发现于南非的邻国博茨瓦纳, 很快便传至南非。 大哥Omicron用时15天占领南非自封“毒王”, 而小弟德尔塔当时可是用了100天。 众所周知,Delta突变株最大的危害是传染性极强,基础传染值达5-9.5, 但大哥Omicron(下图红色线)比它厉害百倍, 传染性可谓“一飞冲天”。 Omicron的传染性超过Delta突变株! 图源:ft.com 著名的疾病建模科学家Weiland估计,Omicron突变株的传染性比原始毒株高500%。 相对比,Delta突变毒株的传染性可能比原始毒株高70%-200%。 (图源:推特@JPWeiland) 当地时间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发布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全球首张图片。 △德尔塔毒株与奥密克戎毒株刺突蛋白突变对比图 图源:罗马儿童医院 图片显示,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 由于受到Omicron极强感染性的影响, 南非的住院率在一周内飙升了403%。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NICD)12月1日的数据显示, 当天共进行了42,664次检测,报告了4,373例新病例, 阳性率相当于10%。 以色列最近确诊的两例病例均为当地医院医生,两人都完全接种了疫苗,且这两位医生还都接种了第三剂加强针,结果依然未能幸免。 截至上月底,已有9个国家报告相关病例。 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引发了全球防疫海啸。 美国将对南非等8个国家实施旅行限制;加拿大宣布禁止非洲10个国家的人员入境;挪威对来自非洲8个国家的入境者实施限制;丹麦将对南非等7个国家实施入境限制;瑞士禁止来自非洲南部地区的直飞航班入境;土耳其宣布禁止非洲5国民众赴土耳其旅行;约旦针对有非洲7国旅行史的人员入境限制;捷克对南非等非洲8国发布旅行限制令;巴西自29日起禁止非洲6国旅客经航空入境…… 一时间,全球进入“冰河时代”。 03 各国防疫政策都在不约而同地收紧, 继以色列和摩洛哥之后,日本宣布封国。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为应对最新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Omicron,决定从11月30日起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此措施将实行至少1个月。 封国当天,日本发现首例变异病毒株Omicron感染者,24小时后,第二例Omicron病毒感染者又现身了。 日本慌了,因为两例感染者毫无关联, 既非同一天入境,也无交叉轨迹, 像是被奥密克戎分别委派到日本完成投毒任务。 11月28日,首例Omicron病毒感染者是一位由成田机场入境的纳米比亚外交官,携家眷2人。 此人从当地返回日本时还没有任何症状, 28日抵达机场后即刻被检测出新冠阳性, 29日开始发烧。 而他本人已在今年7月接种过两剂莫德纳疫苗。 更恐怖的还在后面,此人在入境日本前, 还曾在韩国的仁川机场停留转机, 不要小看转机, 因为机上70名乘客中约一半是从仁川机场登机的。 从纳米比亚到达东京,飞行时长超过20个小时,日本厚生劳动省把当天同机抵达的70人认定为“浓厚接触者”。 这70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住在东京圈, 目前已知的是:有40人居住在东京, 10人居住在千叶,8人居住在神奈川, 5人居住在埼玉县,岐阜县2人,爱知县1人。 槽点一 感染者自不必说已经收治, 但其实70位“浓厚接触者”全部各回各家实行所谓的自主隔离。 日本民众怒了,自主隔离与随意放毒有何区别? 那些密切接触者到达空港后应该立即从机场到酒店或其他地方进行隔离。让他们自主回家隔离是个错误。如果今后不严格限制这种情况,疾病就会蔓延。 外交官被隔离。但是其余的密切接触者没有被隔离,而是都回了家。他们从机场乘火车、巴士或出租车回家。可能一路上都被感染了。据说这病毒是有高度传染性的,看来第六波是不可避免了。 日本官方采取了三不政策: 不回应、不表态、不解释。 紧接着,第二例Omicron病毒感染者也浮出水面, 此人11月27号从秘鲁入境日本成田机场, 是一位20多岁的外国男性。 和首例不同的是,他入境早但确诊晚。 伴随着Omicron病毒株的出现, 日本的入境强化政策是一天一变, 而且一天比一天更为严格。 日本国土交通省于1号正式向国内外的航空公司发出通告, 要求所有入境日本的国际航线全部暂停,为期一个月。 槽点二 日本发布最严封国令后不久, 又推出例外情况: 日本人及其家属、有日本在留资格的外国人(南非等10国除外)仍可以以归国的名义入境日本。 封了个寂寞吗?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瑞安呵呵地表示: “病毒可并不看国籍或滞留许可证”。 04 一纸“封国”令对日本国人网开一面, 却让众多中国留学生陷入两难境地: 想赴日的留学生难入境,想回国的留学生则因为成本太高而只能暂留日本。 有一位在日本的留学生甚至表示,自己可能只有等到2024年毕业后才能回国。 不少留学生”呐喊“:“身心备受折磨的11月……” 与此同时,37万留学生等待入境日本也登上热搜。 有留学生吐苦水,疫情前,往返机票也就2000元人民币,现在单程最高涨到了30000元人民币。 其实,这还不是疫情以来最贵的, 去年3月,机票涨至六位数, 而且要求降至最低: 不论哪家航空, 不论哪款机型, 不论飞机大小, 不论机长是谁, 只求能飞。 12月1日,日本各地开始启动疫苗加强针接种,原则上为第二剂接种后超过8个月的人提供更强免疫,但实际上医护人员要优先进行。 明年1月后或将扩大至以老年人为主的普通民众。 没等日本民众为这个好消息欢呼雀跃,一盆冷水顺着脖颈直达脊背。 2020年3月,AnGes公司宣布开始研发新冠疫苗,成为日本国内最早开启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的公司,一度被日媒盛赞:“日本疫苗先锋”。 AnGes创办人此前在接受台媒采访时曾表示: “看了阿斯利康与日本的供应合约就知道,凡事都是对方说了算……自己不能生产疫苗的国家很悲惨。” 这话听起来相当提气, 但结果却是相当打脸。 源自大阪大学的日本制药企业AnGes承认, 其研发的一款新冠疫苗在临床试验中无法确认有效性。 同一时间,中国却传来好消息: 我国目前已经有多款新冠特效药物已用于临床试验中,其中普克鲁胺这款特效药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表现,并在中国、美国、巴拉圭等多个国家开展三期临床试验,该药物也被视为我国研发最快的新冠特效药。 全球疫情,遮天迷地,烟飞焰裹。 唯有中国,拨云见日,明河共影。 转发助力,点赞中国, 致敬每一个了不起的你! —THEEND— 长沙贷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