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律师 http://www.zylsw.cn/ 你能想象,一副看似儿童简笔画的作品,能拍出45000美元的高价吗? 点开画作,很简单的一副圣诞场景图,没有渲染的热闹氛围,也不似大师的作品。 这名画家的其它作品也是如此。 没有高超的技巧,甚至咋一看,还有些孩子气。 五彩缤纷的花朵、橘黄色天空、撅着嘴的猫、白色海鸥…… 然而,正是这些作品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就连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不例外。 这些作品,不是什么出自什么名家。 而是出自一个被称作“跛脚鸟”的女人——莫娣·刘易斯(MaudLewis)。 她的一生受尽磨难,却从没泯灭内心对于生活的热爱。 她用画笔抒写着自己那本就不大的世界,却给了人生最好的注释—— 「即使命运对我不公,但我仍愿以满腔的热情回报这个世界。」 1903年,莫娣出生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 只是,从出生的那刻起,她便丧失了正常走路的能力,因为她患上了先天性关节炎。 因为这个病,她发育不良,伸不直手指,身体也不可避免地弯曲。 小小年纪的她便有些驼背,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当地的小孩子都嘲讽她是“跛脚鸟”。 图源:电影《莫娣》 好在,莫娣小时候家庭条件还不错,妈妈会教她画画、弹钢琴。 不幸的生活里幸好还有花有阳光,有画有音乐。 只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 不久后,父母去世,只留下她和哥哥相依为命。 但,莫娣于哥哥而言,比起亲人更像拖累。 于是哥哥瞒着她,卖掉了父母留下来的老房子,并把莫娣丢给姨妈照顾。 身无分文的莫娣十分崩溃,却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接受。 寄人篱下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偏偏刻薄的姨妈也不待见她,每天对她挑三拣四。 为了尽快逃离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家,25岁那年,莫娣匆忙和一个男人恋爱了,还未婚先孕。 只是,这个男人依然没能成为莫娣生活里的光。 他是一个毫无担当的渣男,听闻莫娣怀孕,他像莫娣的亲哥哥一样,毫无愧疚地抛弃了她。 短暂的25年人生里,生离、死别、被嫌弃、被抛弃…… 兜兜转转莫娣还是孤身一人。 莫娣想要结束这样的生活,她决定生下孩子。 但孩子生下来莫娣还没来得及看一眼,便由哥哥将孩子卖给了一户富裕人家,并骗她:孩子像你一样畸形,一出生就死了。 莫娣更想逃了。 她渴望逃离这个牢笼,她渴望不再寄人篱下,不再因为自己的残疾而去看家人的脸色。 她希望能有一个自由画画的房间,能和正常人一样去跳舞。 于是,莫娣决定自食其力,找一份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莫娣看到一则招聘女佣的启示。 莫娣想都没想就把告示撕了下来,穿着不合脚的鞋子,一瘸一拐地走了7公里外的一户人家去应聘。 说是“家”,其实就是一个破旧的小木屋。 渔夫路易斯住在这里。 路易斯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目不识丁,脾气暴躁,性格别扭古怪。 他看到莫娣走路姿势怪异,便断然拒绝了她。 但,这个外表看似态度蛮横、外表粗糙的渔夫,实则简单、善良。 孩子们会在路上朝跛脚的莫娣丢石头,粗鲁的路易斯却愿意护送莫娣一程。 一个没有女人愿意搭理的单身汉。 要求每天回到家可以有热腾腾的饭菜和整洁的房间。 一个没有人愿意与之交流的跛脚女。 要求免费的食宿和每周25分的报酬。 彼此都没有更好的选择,无奈之下,两人达成了合作—— 路易斯决定留下莫娣。 莫娣不顾姨妈的劝阻,收拾行李毫不犹豫地坐上了路易斯的车。 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开启了生活的新篇章。 路易斯不好相处,住在一起的两人一开始确实矛盾不断。 刚来到路易斯家里第一天,莫娣就被路易斯赶了出去—— 她不会做饭,更不会收拾屋子。 莫娣没有放弃,她不想再回到过去寄人篱下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路易斯起床,发现莫娣正跪在地上擦地,桌上放着她早早准备好的简易早餐。 时间长了,路易斯渐渐接受了莫娣的存在,虽然在打扫上莫娣还是没有办法满足他的要求。 莫娣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努力做着自己并不熟悉的家务,把不大的家收拾妥帖,为忙碌一天的路易端上一碗鸡汤。 有朋友来到路易斯的家里,莫娣还主动上前打招呼。 路易斯看到莫娣一副女主人的姿态,怒火中烧,直接冲上前去给了莫娣一巴掌宣示自己的主权。 “在这个家里,首先是我,然后是狗,然后是鸡,最后才是你。” 莫娣委屈极了,却依然没有离开。 当她用手指蘸上燃料,在墙上一点点作画,所有的不快似乎都消失了。 世界为莫娣打开了一扇窗。 一天天的相处中,路易斯虽然表面上依然冷冰冰,内心的坚冰却在一点点融化。 他允许莫娣在屋内画画。 小小的木屋在莫娣的画笔下,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 路易斯还为莫娣买来更多颜料,为她找来更多作画的木板。 他不懂画,但别人嘲笑莫娣的画连小学生都不如,他怼回去“你懂什么”。 有人赏识莫娣的画,想花高价买下一幅莫娣还未完成的画。 莫娣不同意,急得直掉眼泪。 路易斯本来钱已经收下了,还是还给了买家: “我开玩笑的,这幅画不卖。” 从此,画画成了莫娣最重要的事。 但她在每一幅画署名的地方,都会加上路易斯的名字。 莫娣也成了对路易斯最重要的人,但他嘴硬心软,总是在说反话。 每次作画莫娣画画,路易斯告诉她不要忘记做家务。 结果下一刻,他自己拿起扫帚打扫了起来,还嘴硬道:只此一次。 因为天气热,苍蝇飞来飞去影响莫娣作画,莫娣跟他说,我们需要一个纱门。 路易斯嘴上说着我们不需要,结果行动上乖乖妥协。第二天,就麻利地装好了纱门。 就连莫娣提出要结婚,路易斯下意识地就拒绝: “你想用这样的方式钻入我的生活,那你就错了。” 但莫娣知道,路易斯只是习惯了用坚硬但外壳将自己保护起来。 而莫娣正是那把打开路易斯冰冷心门的钥匙。 ——我不喜欢这世上大多数的人。 ——他们也不喜欢你,我喜欢你,你需要我。 一个粗糙冰冷,一个柔软善良,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在心灵碰撞的刹那,得以窥见爱情最本原的样子。 当路易斯终于卸下盔甲,中年男人笨拙的表白也显得如此可爱: ——明天的我还是会说反话。 ——我知道。 莫娣和路易斯就像两只落单的袜子。 一个被拉长了,一个变了形。 但因为遇到彼此,原本不起眼的袜子,在对方眼里就成了宝蓝色、金丝雀黄色,熠熠生辉。 于是只有两个原本孤独的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没有盛大的婚礼,只有三两好友。 没有豪华的车队,只有一个破旧的小推车。 但,这是只属于他们的婚礼。 远处的小小的房子,是属于他们的家。 莫娣对于生活的要求的并不高。 一个小屋,一处风景,还有一扇望得到风景的窗户便已足够。 小小的木屋,小小的窗户,但窗外的风景却随着四季不停变幻,成了她永恒的灵感来源。 她每天守望着这一方窗口,将见到过的美好景色,搬进自己和路易斯的小木屋。 橘色的花朵、蓝色的小鸟、宰过的肥鸡,以及窗外的那一抹鲜绿。 都在莫娣的画笔下,变得生动有趣。 原本冷清的小屋成了色彩缤纷的乐园,阳光、温暖、治愈。 图源:豆瓣 一位来自纽约的女人桑德拉偶然看到莫娣的画作,十分欣赏,便开始购买她的画作。 渐渐地,莫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人们会从五湖四海来到她的小木屋,买上一两幅画。 电视台的记者也来采访她,甚至副总统都来预订她的作品。 面对人们的追捧,她只是说: “我想要的不多,只要我面前有一副笔刷,我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有人向她请教关于画画的技巧。 但她说,没有人能教画画: “如果你想画,自然就画出来了。浮生一切,都已被框成一幅画,就在那里。” 虽然莫娣越来越知名,但她的画,最高不会超过5美元。 她和路易斯也依然守着,那一座16平米的二层小木屋,过着清贫的日子。 莫娣将后半生交给了画画。 即使在病重的时候,被关节炎折磨得无法行走,甚至已经握不住画笔,但她依然继续去勾勒世间的美好。 她画慵懒的猫,小镇静谧的冬天,还有劳作的爱人。 病痛虽然折磨着她,可她笔下流淌着的只有明媚阳光。 只是这一切终结在1970年一个冬雪的夜晚。 莫娣在雪地里摔了一脚,从此再也没有爬起来。 临终前,她只给爱说反话的丈夫路易斯留下一句话: 你爱着我。 莫娣这一生,只需要两样东西: 一是画笔,二是被爱。 而这两样,路易斯都带给了她。 这一切,跟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疾病,都没有关系。 现实中莫娣和路易斯 莫娣去世后,路易斯回到了那个简陋的小木屋。 莫娣留下的金属盒子里,还保留着那张路易斯发布的招聘女佣的告示。 那是他们相遇的起点,也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路易斯后来一直住在两人的小木屋里。 直到9年后,他遭遇一次入室抢劫,被凶恶的劫匪杀害。 1984年,他们的彩色小屋被修缮完整,成了美术馆的展览项目。 2016年,由莫娣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莫娣》上映。 人们才开始了解莫娣的故事和画。 莫娣也成了加拿大乃至全世界最负盛名的民间艺术家。 回到故事的起点,莫娣的人生开端并不美好。 生来残疾,父母早逝,被嫌弃、被抛弃,她生来是个“多余的人”。 但是当上帝为她关上了人生的门和窗,将她圈在房间里时。 她却在窗上画起了花,在墙上画上了鸟,在门上画了你心目中的美好世界。 她用一生把四季都装进画里,向世人展现了以乐观的视角看待生活的样子。 即便命运给予她的,是无尽的苦难。 莫娣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小地方,没有出过远门,贫穷、疾病也没有远离她。 然而她的画却总是充盈着喜悦。 而我们,有着健全的身体、丰富的物质生活,却似乎再找不到如莫娣般简单纯粹的快乐。 或许,我们可以在莫娣身上找找答案。 我们来趟人间,共度四季,应该如莫娣一般,不虚此行。她刊 ![]() |